一体化泵站是将泵、管道、控制系统和其他配套子系统等集成为一体,并在工厂预制生产,用于提升和输送水介质的泵站。与传统泵站相比,一体化泵站的占地面积小、没有噪音、对水质无污染、不需要清理、而且使用年限久。而传统混凝土泵站需要一个大的泵房,里面要安装水泵、电动机、水泵控制柜还有很其他辅助的设备。太占空间,噪音极大,造成池壁易腐蚀、泵坑杂质沉积、集成难度低,很难实现有效的管理与监控等。
泵站进化史是由土建泵站-混凝土泵站-一体化泵站发展至今的。
泵站选型人员在对一体化泵站进行选用时要考虑到:
1.泵站流入流量Q(立方/小时),大流量时变化系数;
2.所需水泵的数量和扬程,一用一备或二用一备;
3.室外地面标高H0(米),也可使用相对标高±0.00(米);
4.进水管外接管径DN及管中标高H1(米);
5.出水管外接管径DN及管中标高H2(米);
6.内部的管路材质;
7.液位传感器,压力传感器,浮球,超声液位传感器;
8.控制系统,自动液位控制,手动控制,远程控制;
9.所选用格栅类型,提篮格栅或粉碎格栅;
10.电控箱形式。
一些选型要素也是*的:
1.地形、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
一体化泵站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,可参照《泵站设计规范》内容实施。泵站选址宜选择在岩土坚实,水文地质条件有利的天然地基上,宜避开软土、松沙、膨胀土及分散性土振动液化土等不良地基。不应设在活动性断裂构造地带。
2.泵送液体介质
一体化泵站一般可以用在市政污水排放,排放的介质的性质直接决定预制泵站的壳体和水泵材质的选用。一般要考虑易燃易爆气体含量,腐蚀性介质的含量。排送介质的黏度及密度。这些重要的信息,必须在选型过程中考虑,才能正确选择泵的材质和壳体的材质。
3.集水池(收集桶)有效容积
外壳采用缠绕玻璃钢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,玻璃纤维含量占75%,坚固的底部结构做到全密封防水结构。集水池的有效容积满足泵的正常使用要求。有效容积过小造成水泵频繁起动,会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,过大则造成浪费,造成施工成本增加。所以必须正确地计算有效容积。
4.选择正确的泵型
PPS所选用的泵型采用潜水排污泵系列水泵。潜水排污泵采用自动耦合安装,安装检修方便。同时内部设置多种监控元件,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管理、远程监控。在偏远的地段也可实现泵站自动化管理,减少泵站的运行管理成本。